土豆收获前期应该怎样管理

马铃薯收获前期管理方法如下:

1:浇水要合理,在土豆开花期至块茎膨大期浇水2··3次,要顺垄浇,切忌大水漫灌,田间不能有积水:

2、喷施生长调节剂,在土豆开花后喷施多效唑40~60克/亩防止土豆秧徒长,可提高产量:

3、摘花,土豆开花后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应及时摘除,把养分集中供给地下块茎:

4、培土,在块茎生长期间,应及时向根部培土,防止土豆因见光而变青头,失去商品价值:

5、做好病虫害防治,土豆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一般用杀毒矾600倍液加银法利一支,叶面喷施,代森锰锌加硫酸链霉素,甲氨基丙酸脂类化合物等按说明使用;

7~10天喷施一次。害虫主要有,蚜虫、粉虱、。蚜虫、粉虱用10%吡虫啉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地下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金龟子幼虫、蝼蛄等可在浇水时顺垄冲施40%辛硫磷乳油每亩750毫升防治:

6、除草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还有一个危害是种植户容易忽视的就是田间的杂草。而相比起我们正常的作物,这些杂草的生命力更加的顽强,一旦土地解冻之后,稍微有一点合适的养分和温度,它们就会生长,所以在清除田间杂草的时候。除了正常的田间管理有两方面同样要注意。就是刚开始深翻土地一定要到位,这样可以有效的杀灭杂草的生长环境。尤其是衣着区的早春栽培前期比较干旱,而一旦到了后期雨水增多的时候,杂草会快速的生长,这个时候他们会和马铃薯争夺肥料,争夺水分。所以在进入雨季之前一定要注意培土。而追肥的时候也要和除草相结合,第1次除草进行完毕之后要浇足水分,让马铃薯充分的吸收肥料养分。追肥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要早不宜太晚。

7:及时排涝,防止根部腐烂,土豆对于水分要求比较高,但是如果排涝不及时造成大量的水分积存在土地中,同样会给土豆的生长带来麻烦,尤其是许多种植户在种植土豆的时候都愿意选择地势比较低的地方,这样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所以及时的排涝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雨水比较多的时候及时的排涝,会有效的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破坏杂草生存的环境。所以到了马铃薯生长的后期,种植户一定要多关注天气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田间管理重点,一作区马铃薯生长面临的环境变化比较大。尤其是从播种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收获,温度可能差到20度甚至30度,所以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农户也一定要选择抗寒性比较好的品种。尽量选择早熟的品种以避免温度差异过大给马铃薯的品质造成一定的伤害。做好田间管理采收的时候适时采收,相信马铃薯会获得高产,为农民带来效益。

(1)收获前的准备:收获前应检修好收获农机具,准备好足够包装,还要准备好预贮场地等。

(2)促进薯皮老化:收获前7~10天应停止浇水,以促进薯皮老化,降低块茎内水分含量,以增强其耐贮性。

(3) 收获前植株处理:收获前地上部茎叶尚未枯萎时,可采用压秧的方法。在收获前一周用磙子把植株压倒,造成轻微创伤,使茎叶营养迅速转入块茎,起到催熟增产作用。

另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割秧。在收获前2~3天采取机械杀秧的方法把地上植株割倒,清除田间残留枝叶,以免病菌传播,留茬10~20厘米,有利于土壤水分蒸发,便于收获。收获时土壤湿度以块茎干净不带泥土最佳。

(4) 选择适宜收获天气:收获要选晴天,使块茎收后可适当晾晒干燥。块茎在秋立气爽的阳光下其表皮水分易晒干,带病菌和虫蛀的块茎可表现出特征和特点,易被发现剔除。

(5)避免烈日暴晒:收获方式可用机械收获,也可用人力挖掘。不论用什么方式收获,第一收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如发现损伤过多时应及时纠正;第二若土壤粘重应适当晾干再拾捡装袋,但不要在烈日下曝晒。中午运输不完,在田间应集中成较大的堆,用茎叶盖严,严防暴晒。

本站声明:以上部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598077492@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