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可药物治疗也可农业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药物防治、农业防治等。

药物防治:预期发病时,喷施38%恶霜菌酯1000倍液,或用4%嘧啶核苷类素+金贝40毫升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发病初期,可将病叶、病果、病枝摘除,再喷施恶霜灵嘧菌酯+金贝+4%嘧啶核苷类素+20%氟硅唑咪鲜胺,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农业防治:种植无病种薯,适当早播,避免和茄科作物连作等。

一、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药物防治

(1)预防用药:

在预期发病时,采用38%恶霜菌酯1000倍液喷施或4%嘧啶核苷类素+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2)马铃薯晚疫病用药:

①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然后根据作物该时期并发病害情况,采用恶霜灵嘧菌酯50ml+金贝40ml或霜贝尔50ml+4%嘧啶核苷类素30ml或霜贝尔50ml+20%氟硅唑咪鲜胺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②发病较重时,中心病株、病叶等,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式,如:霜贝尔50ml+氰·霜唑25g或霜霉威·盐酸盐20g,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即可有效。

2、农业防治

(1)建议大家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2)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临近种植。应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防止和马铃薯相邻种植。

(3)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结果习性,采用不同的密植方法,如:双秆整枝的每亩,栽2000株左右,单秆整枝的每亩栽2500~3500株,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二、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区别

1、病斑霉层颜色区别

(1)马铃薯早疫病:发病严重的叶片病斑会连成一片,叶片干枯,其上产生黑色茸毛状霉层。

(2)马铃薯晚疫病:发病严重时会产生白色霉层,干枯后白色霉层消失。

2、病斑纹理区别

(1)马铃薯早疫病:发病初期,会出现一些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同心轮纹,近圆形的圆斑。

(2)马铃薯晚疫病:无同心轮纹,而是一些不规则的病斑。

3、块茎染病特征区别

(1)马铃薯早疫病:切开病斑,病斑下面的薯肉呈褐色海绵干腐状。

(2)马铃薯晚疫病:切开病斑,病斑下面的薯肉呈红褐色软腐状。

4、发病条件区别

(1)马铃薯早疫病:发病与气候条件不是非常密切,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无论是一季作还是二季作,年年都有发生,没有特定明显的气候条件。

(3)马铃薯晚疫病:发病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最易发病的温度条件是10-25℃,同时湿度较大,如田间露水过重、浇水量过大、连续降雨等。

5、传播途径区别

(1)马铃薯早疫病:早疫病菌孢子借助气流和风力传播,在马铃薯收获后,早疫病菌可随病残体或染病块茎中越冬,次年出苗后感染植株并传播,可看作土传病害。

(2)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传播源。病菌极难在土壤中越冬,因而不属于土传病害。

本站声明:以上部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598077492@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