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植花生芽

如果是批量种植花生芽,那么种植前应准备好场地与设施,挑选优良新种,浸种催芽后适时播种,播后每天淋水2至3次,并注意遮光,后期适时采收。

一、场地和设施

1.场地。根据生产规模选择适宜的生产场地。批量生产商品菜需选择较大的场所,如闲置的房舍、温室或塑料大棚等,因为花生芽菜生长不需要光照,只要温度适宜就可生长。

2.栽培架。采用多层立体栽培架,可用竹、木、角钢等材料制成,架长1.5米、宽0.6米,栽培架层间距40~50厘米,视生产场地空间高度,做4~6层。架与架之间留1米宽的作业道。为便于移动,栽培架下可安装4个轮子。

3.栽培盘。栽培盘采用标准塑料育苗盘(60厘米×25厘米×4~5厘米)。

二、生产方法

1.种子的挑选。选用当年新种子,最好是小粒白皮花生品种。种粒饱满、大小一致、完整无损、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

2.浸种、催芽。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2~3遍,再行催芽。浸种时忌用铁质器皿。

催芽应在苗盘中进行,将浸泡好的种子直接播在苗盘内,然后把苗盘摞起来进行叠盘催芽。催芽时在最上面的苗盘表面盖一层黑色塑料薄膜,以便保温保湿。催芽温度以22℃~25℃为宜。

3.播种。播种前应先将栽培容器清洗消毒干净后再用。播种时将已发芽的种子直接摆播在盘内即可,每个苗盘播量500克左右。务必使种子呈单层摆放,不能堆积。

4.播后管理。花生芽菜生长适温为18℃~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长周期短,产品质量好。花生芽菜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催芽期间,每天淋水2~3次,生长期间每天淋水4~5次,用喷壶喷淋,将芽体全部淋湿,但盘内不能存水,否则会烂种。生长期间始终保持黑暗。可将苗盘叠摞在一起,以便遮光,或在苗盘上盖黑色薄膜遮光。为使芽体肥壮,在生长期间可在芽体上压一层木板或其他物体,给芽体一定压力。

三、及时采收

当子叶未展开,种皮未脱落,下胚轴粗壮白嫩,粗如筷子,总长度为4~5厘米,无须根发生,且整个芽体洁白,无烂根、烂籽、无异味时采收。

花生芽栽培技术

选择发芽率高的花生种子,将种子浸种催芽,再放到苗盘中培育种芽,每天喷水,并控制好温度,8至9天后即可采收。

花生芽苗菜栽培技术

准备好花生种子和栽培场地,然后将种子进行清洗并用温水浸泡,再装入箱中,并控制好箱内温度,同时每天喷水二至三次,七至十天即可成熟采收。

花生芽的种植技术

选择饱满的花生种子,再将种子浸泡24小时,铺在芽苗盘上进行催芽,期间要合理浇水,并注意遮光,同时防治好病害。

花生芽的种植方法

选择饱满小粒花生种子,在浸种后播种,每天浇水3至4次,并控制好温度,注意遮光,并适时采收。

花生芽怎么种

将花生米进行浸种催芽,再装入盆中,在种植期间,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并适时收获。

家庭水发花生芽的方法

选择饱满无病虫的花生种子放入温水进行浸泡12至20小时,然后取出清洗,再放入苗盘中,每天淋水2至33次,生长期间控制好温度,并覆盖黑膜遮光,一般几天后就可以采收。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以及意见,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请留下你宝贵的留言!

如果是批量种植花生芽,那么种植前应准备好场地与设施,挑选优良新种,浸种催芽后适时播种,播后每天淋水2至3次,并注意遮光,后期适时采收。

选择饱满的花生种子,再将种子浸泡24小时,铺在芽苗盘上进行催芽,期间要合理浇水,并注意遮光,同时防治好病害。

选择饱满小粒花生种子,在浸种后播种,每天浇水3至4次,并控制好温度,注意遮光,并适时采收。

将花生米进行浸种催芽,再装入盆 中,在种植期间,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并适时收获

场地与设施:花生芽不需要有光照,可在温室或闲置的房舍中种植,用竹、木、角钢等材料制作多层立体种植架。种植方法:挑选饱满无病害的种子浸种后,播种在苗盘中,表面可覆盖黑色薄膜,催芽期间适宜的温度为22℃-25℃。后期管理:催芽期每天浇2-3次水,生长期每天浇4-5次水,要始终保持在黑暗的坏境中生长。

种花生芽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1挑选花生

选取颗粒饱满,无破损的花生,清洗干净后将花生放入70至80度的热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 2浸泡吸水

将花生从热水中捞出,滤水后加入清水(清水是花生的3至4倍),常温浸泡7小时左右(可以是一个夜晚,但是要注意保温),让花生充分吸水。 3湿润发芽

取出泡过的花生,在圆盘上均匀铺开,上面覆盖上充分湿润的纱布,每隔1至2小时,用喷壶给啥不均匀喷水,让花生始终处于吸水饱和状态。这样3至5天后,花生芽就长成啦,这时候的花生芽食用最好最嫩了

水培花生芽。

水培花生芽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容器里放上一层水,以摸过花生米高度为宜,放在阴暗的地方或者盖住太阳光,然后进行催芽,长到一定的高度以后才是采收即可。想要培育水培绿植,只需要将容器放在阳光下,花生芽就会变绿,及时补充水分,填充一些泡沫等,固定住植株,一样可以观叶和观花。

本站声明:以上部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598077492@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